世界艾滋病日:(自世界愛滋病日設立以來,每年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 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這天旨在提高公眾對HIV病毒引起的愛滋病在全球傳播的意識。訂為12月1日是因為第一個愛滋病病例是在1981年此日診斷出來的。從此,愛滋病已造成超過兩千五百萬人死亡。即使最近世界許多地區的治療管道已經改善,2005年仍有310萬左右(280萬到360萬之間)人死於愛滋病,其中約有57萬人是兒童。 愛滋病日的概念來源於1988年,由全球衛生部長在關於愛滋病預防計劃的高峰會議上(World Summit of Ministers of Health on Programmes for AIDS Prevention)提出的。從此,這個概念被全球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慈善機構採納。 世界愛滋病日的標誌是紅綢帶,表示對HIV陽性者及與他們共同生活者的關懷與接納,並團結一致對抗愛滋。 (紅絲帶是國際上用來表示對抗愛滋病的標誌。)
《Donald Strachey mysteries》是美國作家Richard Stevenson的同志偵探小說系列;男主角Donald Strachey是一名同志私家偵探,生活在紐約阿爾巴尼,男友Timothy Callahan是一名紐約州參議員立法助手: 1981:《Death Trick》 1984:《On the Other Hand, Death》 1986:《Ice Blues》 1992:《Third Man Out》 1995:《A Shock to the System》 1996:《Chain of Fools》 1998:《Strachey's Folly》 2003:《Tongue Tied》 2008:《Death Vows》 2009:《The 38 Million Dollar Smile》
《Donald Strachey mysteries》同志偵探小說系列,後由Here!TV(美國同志付費電視)改編成系列電影《A Donald Strachey Mysteries》: (同志偵探Donald Strachey由美國公開出櫃的男同志演員Chad Allen飾演;其男友Timothy Callahan由Sebastian Spence飾演) 2005:「Third Man Out」改編自1992年《Third Man Out》 2006:「Shock to the System」改編自1995年《A Shock to the System》 2008:「On The Other Hand, Death」改編自1984年《On the Other Hand, Death》 2008:「Ice Blues」改編自1986年《Ice Blues》(小說第三集)
Donald Strachey系列電影第1部:2005年《Third Man Out》 片名:Third Man Out 譯名:三號嫌疑犯 (第三個被曝光的人) 原著:Richard Stevenson同志偵探小說系列《Donald Strachey》第一集《Third Man Outem》 導演:Ron Oliver 主演:Chad Allen 飾 ... Donald Strachey Sebastian Spence 飾 ... Timmy Callahan 上映:2005年7月7日(加拿大)/2006年10月18日(美國) 官網:http://www.heretv.com/ IMDb:http://www.imdb.com/title/tt0446051/
劇情簡介: Donald Strachey是紐約街頭唯一的同志私人偵探。開辦曝光隱藏名人丑聞網站的John Rutka,因為下一次曝光涉及到權勢很大的神秘人物而害怕會被人暗殺,因此委託Strachey進行調查,隨後發生了一系列離奇的案情,保護行動也宣告失敗,面對著眾多可能有謀殺動機的人,Strachey費盡心機最終解開了迷底。
電影預告:Third Man Out: A Donald Strachey Mystery
Donald Strachey系列電影第2部:2006年《Shock to the System》 片名:Shock to the System 譯名:系統震撼 原著:Richard Stevenson同志偵探小說系列《Donald Strachey》第五集《A Shock to the System》 導演:Ron Oliver 主演:Chad Allen 飾 ... Donald Strachey Sebastian Spence 飾 ... Timmy Callahan 首映:2006年7月16日(美國) 官網:http://www.heretv.com/strachey/ IMDb:http://www.imdb.com/title/tt0780606/
電影預告:Shock to the System: A Donald Strachey Mystery
Donald Strachey系列電影第3部:2008年《On The Other Hand, Death》 片名:On The Other Hand, Death 譯名:死亡真相 (從不即死) 原著:Richard Stevenson同志偵探小說系列《Donald Strachey》第二集《On the Other Hand, Death》 導演:Ron Oliver 主演:Chad Allen 飾 ... Donald Strachey Sebastian Spence 飾 ... Timmy Callahan 首映:2008年5月1日(美國) 官網:http://www.ontheotherhanddeath.com/ IMDb:http://www.imdb.com/title/tt1238298/
電影預告:On The Other Hand, Death: A Donald Strachey Mysteries
Donald Strachey系列電影第4部:2008年《Ice Blues》 片名:Ice Blues 譯名:冰藍色 (冰藍布魯斯) 原著:Richard Stevenson同志偵探小說系列《Donald Strachey》第三集《Ice Blues》 導演:Ron Oliver 主演:Chad Allen 飾 ... Donald Strachey Sebastian Spence 飾 ... Timmy Callahan 首映:2008年9月5日(美國) 官網:http://www.iceblues-themovie.com/ IMDb:http://www.imdb.com/title/tt1130987/
劇情簡介: Donald Strachey剛接手了一起殺人案件,他和Timmy Callahan因為死者Jack Lenihan謀殺案不得不留在奧爾巴尼的家,調查中他發現這起案件與當地的青年中心一筆相當大的捐款有關。
電影預告:Ice Blues: A Donald Strachey Mysteries trailer
I Am Not What You Want,我不是你所期望的樣子,但這卻是真實的我。 《天使》據說只是導演的畢業論文DV習作,影片干凈平淡,沒有美景或華服,主角也不算俊美,Ricky和Mark只是現代城市里普普通通的青年,生活逃不開各種繁瑣枝節,與所有人一樣會為學業金錢家庭關系煩惱。他們的愛簡單自然地產生,唯一有那么點特殊的只是愛人的性別。 短片中最重要的角色無疑是Ricky,一切故事從他寄住到Mark家中開始。僅僅是由于向家人公開自己的性取向,不去掩飾或嘗試逼自己改變,太坦白的后果是不被接納。他與家人的關系,與許多青少年一樣,自己想做的永遠不是長輩想要的,“如果我可以選擇……只是因為我沒有選擇……所以要讓你們失望了”。離家后的Ricky走在街上總是惆悵地望著別人一家子和樂融融的景象,直到影片結束依然未能與家人和好。影片中有大量Ricky獨自在Mark家天臺上蹬著轉盤的鏡頭,遠近事物從眼前飛快閃過,對著空氣張大嘴巴,呼喊卻被淹沒在尖哨中,最終悶坐在角落;歸家時坐在雙層巴士上層,天橋、廣告牌都從頭頂眼前近距離掠過,這是香港特有的景象,卻也有難以名狀的壓抑,吃完團圓飯,還是要再度離開,公車中一個人孤零零望著外面萬家燈火。 Ricky和Mark的同性感情,並沒有一部分人想象中浪漫,也沒有另一部分人想象中的齷齪。愛情的開始沒有驚天動地的表白,生活中還未產生掙扎與彼此傷害,世俗也暫未將他們逼到絕境。Ricky和Mark會是什么結局,影片沒有說,我們也不一定要知道,他們代表著一種存在,與我們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
《天使》DV原聲帶:短片中共有4首歌曲均由飾演Ricky的林一峰所創作,其中有2首(我和泡面、1和2)收录在2003年林一峰發行自己首張專輯《林一峰的床頭歌》裏。 花卉和玻璃/Flower and Glass: 我和泡麵/Me and Instant Noodles:(片尾曲) 靠過來/Come Closer:(二人于海洋公園出游伴隨) 1和2/One vs Two:(Ricky坐公车时)
電影緣起:德國「終戰3部曲」之首;躋身納粹最高統治階級行列的敲門磚-「NaPolA軍校」。 在全世界的企盼下,梵諦岡西斯汀聖堂的煙囪終於在2005年4月19日下午冒出白煙,6時03分廣場鐘聲響起,梵諦岡宣佈新任教宗由聖號「本篤十六世」的德國籍主教拉晉澤榮膺。新教宗雖然隨即獲得廣場民眾如雷的掌聲,卻因為傳言他曾在少年時期加入過納粹的希特勒青年團─ 也就是所謂的「NAPOLA」,而備受質疑。究竟什麼是「NAPOLA」?台灣即將於9月16日上映這部今年在德國最轟動的電影《英雄教育》,並揭開這個神秘面紗。 《英雄教育》的英文片名NAPOLA,指的就是當年希特勒所創立的一所軍事寄宿學校。NAPOLA分散於德國各地,專門召募18歲以下優秀純良的日耳曼年輕人,授以傳統普魯士士兵的培訓課程,為希特勒的「納粹帝國」挑選和培養未來的接班領導人,為未來征服全世界作先鋒。因此,「納波拉軍校」的學籍在當時甚至被視為躋身納粹最高統治階級行列的敲門磚。 《英雄教育》透過兩個對人生懷抱熱切夢想的年輕人Friedrich和Albrecht,因為一心想成為德國統帥而加入NAPOLA。但經過了一連串的事件後,他們不得不重新檢視自己的人生觀,以及他們夢想中的錦繡前程。《英雄教育》揭露了這所納粹精英學校裡,表面名為訓練精英、教育英雄,骨子裡實為魔鬼訓練的恐怖真相,電影除了高潮迭起的劇情十分引人入勝外,張力十足的結尾更是讓人感動不已。 《NaPolA》(英雄教育) 與《Downfall》(帝國毀滅)、《Sophie Scholl:The Final Days》(蘇菲索爾的最後時光)被德國人並列為二次大戰60週年的「終戰三部曲」。《英雄教育》今年初在德國上映時,就引發了不少觀眾熱烈的討論和迴響;而隨著新教宗「本篤十六世」的上任,「NAPOLA」更在全世界引爆成話題,讓新教宗甫上任卻不得不立即作出澄清。「NAPOLA」是「本篤十六世」一段成謎的過去,也是德國歷史永難抹滅的記憶,而《英雄教育》選擇在二次大戰滿一甲子的這個時刻,作了一場最精彩又震撼的回眸…。
電影資訊: 《英雄教育》年僅20歲的男主角Max Riemelt也憑藉本片獲得捷克卡羅維法利影展最佳男主角。而這也是他與Dennis導演的第二次合作。在本片中Max Riemelt的表演張弛有度,從一個懵懂的少年到最後的徹底醒悟的角色演繹的非常到位。另一位主演Tom Schilling也獲得了巴伐利亞最佳新進男星。 《英雄教育》導演Dennis Gansel才三十出頭,1996年拍攝的8分鐘短片《錯誤的旅程》獲得德國短片大獎,2001年拍攝了首部影片《Girls on top》在全世界創下佳績。《英雄教育》是他的第二部影片,影片獲得了巴伐利亞影展最佳導演獎、意大利維亞雷里歐最佳影片等大獎。導演對於法西斯教育的批判以及男孩間的同性情誼都描述得很細膩,整部電影流暢而具有大氣。透過歷史的視野去研究二戰中那些青年學生是如何被召募到那所學校,如何接受那些所謂的精英教育。影片表現了將青少年納入納粹體制後的震撼與覺醒,除了表現殘酷的一面外,對於Friedrich和Albrecht的友情也作了深入的刻畫。
《英雄教育》電影配樂:Napola original soundtrack (曲:Normand Corbeil) 01. Gro Hoffnung (0:24) 02. Opening Theme (2:24) 03. Eine Ganz Besondere Sache (0:40) 04. Living Home (1:33) 05. Inside The Locker (1:11) 06. Kein Mitleid (0:30) 07. The Castle (1:00) 08. Training (1:28) 09. Heldentog (1:08) 10. Albrecht (1:03) 11. Too Weak (2:16) 12. Ein Gros Abenteuer (0:30) 13. Two Brothers (0:53) 14. No Pity (0:47) 15. Rei?Dich Zusammen (0:12) 16. Death Forest (4:01) 17. The Flight (4:15) 18. Die Winterliche Landschaft (0:52) 19. Back To The Castle (0:40) 20. I Am Afraid (1:29) 21. Privilegiert (1:10) 22. The Task (1:05) 23. The Confrontation (0:53) 24. Ich Konntw Nicht Anders (1:11) 25. Lake Scene (0:57) 26. Death Of Albrecht (2:51) 27. The Last Match (2:30) 28. The Last Scene (1:47)